失眠睡碎念 ─ murmur
失眠睡碎唸 murmur ,一款主打失眠不孤單,提供失眠陪伴的 App。用戶能夠透過亮點功能「睡碎唸」,在深夜失眠、無法入睡時分享當下的心情與情緒,同時也在同樣失眠的人群中找到心靈的陪伴,互相提供情感支持與取暖的機會。
PROJECT DETAILS
BEHANCE
TIMELINE
Jan. - Mar. 2024 8weeks
ROLE
UIUX Designer
MEMBER
UIUX x4
Behance UI類金標錦旗
此概念為學生課堂作品,並非實際提案。
此概念為學生課堂作品,並非實際提案。
%20(1).png)
專案背景
Murmur 失眠睡碎念,為每一個深夜醒著的你而設計
現代人因壓力、焦慮或生活習慣常陷入失眠,卻缺乏即時情感支持與抒發出口。現有睡眠 App 多著重數據紀錄,缺少陪伴機制。因此,我們設計 Murmur 失眠睡碎念,打造一個溫暖的深夜陪伴空間,幫助使用者抒發情緒,減少孤單與焦慮。
核心理念
於功能上,我們強調使用者的「失眠」以及「睡眠」,以這兩個需求去進行功能的主要發想及製作。
失眠論壇
「睡碎唸」: 專為失眠族群設計的深夜限定社群功能,僅在凌晨 12 點至清晨 6 點開放,讓使用者在真正無法入眠的時刻,能用傾訴的空間。
透過時段限制機制,營造一種「限定體驗」,增加使用者對 App 的期待感與參與度,進而提高黏著度
睡眠紀錄與報告
記錄使用者的睡眠時長與睡眠品質
透過視覺化數據報告幫助使用者了解自身的睡眠情況
結合鬧鐘與白噪音功能,從放鬆到入睡,一次到位的夜間體驗設計
挑戰與
解決方案
解決方案
挑戰
murmur解決方案
使用者黏著度難以維持
睡眠 App 常淪為單次工具型使用
睡眠 App 常淪為單次工具型使用
限定時段的「睡碎唸」功能:
結合社群參與與互動回饋,提升夜間使用期待與黏著度
結合社群參與與互動回饋,提升夜間使用期待與黏著度
市面產品同質性高,使用者黏著度難以維持
市面產品多為單功能,缺乏整體體驗,難以延伸「使用者為什麼每天打開」的理由
一站式夜間陪伴 App:
結合社群參與與互動回饋,提升夜間使用期待與黏著度
結合社群參與與互動回饋,提升夜間使用期待與黏著度
睡眠紀錄設計容易流於數據堆疊
對多數人而言,圖表數據不一定有意義
對多數人而言,圖表數據不一定有意義
加入「主觀自評」搭配圖表:
使用者可在起床後自定義感受,讓數據與主觀睡眠品質共同建立個人化報告
使用者可在起床後自定義感受,讓數據與主觀睡眠品質共同建立個人化報告
經過使用者問卷調查,我們發現...
透過80份問卷調查挖掘使用者生活習性,聚焦目標以及定位應用程式核心服務
66%
以上的人在1點以後入睡
88%
以上的人使用手機鬧鐘
取代現實鬧鐘
取代現實鬧鐘
56%
以上的人在失眠時,
會想與朋友聊天
會想與朋友聊天
61%
以上的人對於深夜期間
才開放的社群功能有興趣
才開放的社群功能有興趣
62%
以上的人同意app能記錄
睡眠情況對自身很有幫助
睡眠情況對自身很有幫助
從作息習慣到心理需求,使用者問卷調查幫助我們明確了使用者痛點,
也驗證了 Murmur 的核心價值——
在對的時間,用對的方式,給予使用者最需要的陪伴。
亮點功能
一次到位的夜間體驗設計
從助眠音樂、鬧鐘至紀錄一手包辦

失眠社群
睡不著沒關係,不管是群組聊天或個人睡碎念,都讓你失眠不孤單
.png)
睡眠紀錄
輕鬆切換各種區間、視圖與數據
.png)
柔和無壓的介面設計
沉靜氛圍,降低夜晚使用疲勞
.png)
自定義睡眠狀態
自評睡眠品質,補足客觀數據無法描繪的主觀感受
%20(1).png)
核心功能
睡碎念
僅在凌晨 12 點至清晨 6 點開放,專屬於夜間的限定體驗
.png)
發文按鈕
私訊聊天功能
點擊開啟更多群組資訊


睡碎念論壇
即時瀏覽
熱門聊天群組
熱門聊天群組
核心功能
睡眠
從助眠音樂、鬧鐘至紀錄一手包辦
.png)
多樣式輔助睡眠訓練
鬧鐘、白噪音以及睡眠儀式功能
一次到位的夜間體驗設計
一次到位的夜間體驗設計
一鍵進入睡眠模式
進入睡眠模式
Step 1
點選開始入睡

Step 2
選擇影響睡眠因素

Step 3
設置鬧鐘與白噪音

Step 4
進入睡眠模式

Step 5
滑動結束睡眠,選擇睡眠狀況

Step 6
至報告觀看當日睡眠分析

報告
輕鬆切換各種區間,透過視覺化數據報告觀看當日、週與月睡眠分析狀況

個人
瀏覽過往睡碎念、更換心情大頭貼與帳戶管理

Murmur 失眠睡碎念,為每一個深夜醒著的你而設計
%20(1).png)
crafting the
design system
design system
%20(1).png)
觀看更多作品